2012年之后,顾家兄弟起头本人测验考试培育红豆树。“以前,红豆树培育放正在学术界也是一个难题,后来跟着手艺的成长,有点法子了。我们就请了一些高校的专家来一路研究。”顾开国说,“好比红豆的种子外壳角质出格硬,就这么种,是必定不可的,必然要用开水泡一段时间,软化后才能出芽。”。
第一次看到红豆树,是正在浙江。红豆树树冠巨大,用做景不雅绿化,再合适不外了。兄弟俩第一次看到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。“如果能把红豆树移种到姑苏就好了。”顾家兄弟将一些红豆树移植到姑苏。他们没想到的是,由于不服水土,这些树没过多久就死了。于是,他们起头研究红豆树。
记得2009年,福建北部一处深山中需要建筑水库,然而若何处置一棵800多岁的红豆树成了棘手的问题。本地林业部分联系顾建良,请他们来帮手。“这棵树太粗了,两人合抱都抱不外来,曲径达83厘米。山里又没有,别说进大型吊车,走人都坚苦。”顾建良说,为了这棵“红豆王”,他们自掏腰包,花了30多万元,修了一条30多公里的山,才将树运出。之后,他们50吨的吊车和16米长的拖车,花了两天时间,才将这棵树运回姑苏,成功移植。
长得慢的树,木材质量遍及较好。就正在本年岁首年月,上海有人看中了顾建良的一棵红豆树,情愿出500万元采办,但顾建良了。“这么多年下来,都有豪情了,这些树是我们大半辈子的心血,不是钱能权衡的。”顾建良说,除了红豆树之外,他们的园子里,还有不少诸如普陀鹅耳枥、金丝楠木、红楠等国度一、二级树木。“这些树都不是原生于姑苏的,我们通过勤奋,让这些树正在姑苏开花成果,挺有成绩感的,往小里说,是本人的成绩;往大里说,也算是为姑苏的生物多样性做出了一点贡献。”。
“这么好的树,却越来越少,太可惜了。就想法子去种。”顾开国说,他们找材料进修,还就教专业人士,求教种植、移植的法子。
进入21世纪后,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——高档动物卷》把它列为濒危品级,后来红豆树又被列入《中国沉点动物》二级树木。也正由于此,顾家兄弟有了更多接触红豆树的机遇。
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?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红豆,自古以来就带着浪漫的色彩。正在吴中区金庭镇,有一片地盘,栽着一百多种珍贵树木,此中就有不少红豆树。前不久,这片红豆树林里,“相思花”竞相,美不堪收。家喻户晓,红豆树正在姑苏并不多见,且不易培育。为何这里会合中呈现红豆树林呢?这个故事得从30年前说起。
现在,正在金庭镇的园子里,已有不少培育成功的红豆树。顾建良指着一棵红豆树引见:“像这棵杯口粗的,就是2012年培育的,也要12年了,长得慢。你看那棵曲径40厘米的树,要180多年了,50厘米的要400多年,越长越慢。”。
顾建良、喜好捯饬盆景。1994年,跟着姑苏城市扶植的不竭推进,他们起头处置绿化工程。“现正在叫绿化工程,那时候其实就是本人去种树。”顾建良说,由于工做的缘由,他们需要到全国各地去选树。也正由于此,他们取红豆树结下了疑惑之缘。
红豆树的种植是个难题。起首,它适合发展正在海拔200-900米的丘陵地带,次要分布正在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四川等地的山区;姑苏一带几乎没有。其次,红豆树并非每年开花成果,一般需要五六年才会成果一次,并且成果后的出籽率只要20%摆布。此外,红豆树长苗培育难,发展慢,也导致良多人不情愿去种。
“一起头是为了工做,想把红豆树运回来当绿化景不雅树,后来深切领会后,我们就更喜好红豆树了。”顾建良说,红豆树几乎满身是宝。木材密度大,耐磨耐朽,并且纹美妙,适合制做珍贵家具;红豆树的根、茎、皮、叶均可入药,从治跌打毁伤等;红豆树的种子红通通的,更是千百年来的浪漫之物。王维一首《相思》诗,句句不离红豆,传唱了千年。
慢慢地,他们试探出了一套移植的流程。“好比移植的时候,先要断根、修剪,不克不及顿时搬运,需要正在原地等上一年摆布的时间,让它有个缓冲期来顺应一下,然后再搬运到姑苏来。”浙江龙泉是红豆树的次要发展地之一,本地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教员冯开国引见,如许的做法确实有科学根据,树根四周会长出须根,而须根是接收养分的次要载体。
这么多年,顾家兄弟连续移植了数百棵红豆树到姑苏。慢慢地,它们顺应了姑苏的水土,起头开花成果。“红豆树开花成果没有必然的纪律,有些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,开花后也不必然成果。我们这里的红豆树,根基上是6年开一次花、结一次果。申明姑苏的水土常好的。”顾建良引见。
之前,本地想要将这些宝贵树木打形成一个景点,既能休闲又能科普。这取顾家兄弟的设法不约而合。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能给市平易近参抚玩识,我们常欢送的,这也就更表现了我们珍藏这些树的价值。”顾建良说,他连名字都已想好,就叫“红豆园”。